古有谚语:“儿大避母,女大避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表达爱的天选方式越来越开放,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在不伤害亲子感情的基础上告诉孩子避母、避父。近日网上爸爸给2岁女儿洗漱脱衣服被骂流氓的视频可以启发家有女孩的家长,
视频中一个穿黄色短袖的2岁女孩,拍开爸爸掀自己衣服的手,紧紧护住自己的衣服,一边说流氓一边哭,最终还是在妈妈的安抚下逐渐止住了哭声。但是湿润的双眼,委屈的表情还是让人忍不住的心疼,也不禁好奇女孩为何如此表现?
原来是爸爸看女儿的妈妈比较忙,女儿又困了,爸爸就想与往常一样,带女儿洗漱睡觉。不料,在当天下午,女孩的妈妈在和女孩看绘本的时候不仅教女孩人体器官中的鼻子、耳朵等,还告诉女儿:“男孩子与女孩子不一样,不能让男孩子随便碰自己。”
聪慧的女儿记住了,这才有了视频中的一幕。作为孩子的爸爸,虽然当时有些懵,但见到女儿懂得保护自己还是很欣慰的。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在北京某幼儿园进行的儿童性知识、性教育的调查显示,有62.86%和71.43%的父母表示是通过“头发长短”和“是否穿裙子”来帮助孩子区分男孩、女孩;在涉及儿童如何自我保护时,80.77%的父母告诉孩子“父母是可以信任的人”,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判断方法,在有些情况下间接导致女孩遭受伤害而不自知。
例如:2020年的韩国某综艺节目上,有16岁、天选团队14岁以及10岁的韩国三姐妹曾经在节目中表示,爸爸会不敲门直接进浴室帮助女儿洗澡、会经常在看电视的时候摸女儿的肚子,还会经常和女儿亲亲、抱抱;这对女儿的生活、交友都产生的很大的影响。
其实,由上例可以看出,“父母是可以信任的人”的教育方式并不能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反而有可能因此使得年幼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无法判断什么行为是对自身的性侵犯,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自我保护。
孩子对于性别的认知应该是从孩子能够有独立思考能力时开始培养,父母可以向视频中的妈妈学习,陪孩子看教育绘本,科普短片等,用科学的方式帮助孩子树立性别差异的观念。让孩子知道男女的性别差异在哪里?有哪些部位属于隐私部位,是需要注意保护的。
同时家长要明确,侵害不止存在于异性之间,所以应告诉孩子,对于他人非经允许抚摸、亲吻等行为,无论对方的性别是什么,都要提高警惕并及时拒绝,必要时更要寻求老师、家长等的帮助。
年幼的孩子可能对与情景的记忆更加深刻。例如:在孩子在玩耍时想要亲其他小朋友时,及时制止,并告诉孩子可以用拥抱、握手等其他方式表达喜欢,并要取得他人的同意;家长换衣服的时候要注意避开孩子,培养孩子的隐私意识;在给孩子换衣服的时候,也注意避开人群;在表达爱意时,尽量用拥抱等方式,亲吻孩子也应注意避开嘴唇等部位,以亲吻额头、脸颊以及手背等部位代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了避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伤害,就要以实际行动教会孩子辨别伤害,学会自我保护。毕竟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才能够让孩子更加安全。